(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吉林:全力修復林草濕生態 為生態強省建設增綠
編輯:奚暢波 來源:吉林新聞聯播 2023-08-20 07:33
吉林省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生態強省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以國土綠化試點示范、林草濕生態連通、綠美吉林等重大工程為牽引,加快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生物多樣性承載地。
走進白城市洮北區林地,以往老化嚴重的“枯死樹”“焦梢樹”不見了,代之以一片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少年林”。
白城市通榆縣、洮南市、洮北區處在科爾沁沙地重點區域,是東北地區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帶之一。2022年,白城市啟動實施科爾沁沙地北緣綜合治理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投資3.29億元,造林、草原治理、濕地修復達到1.06萬公頃。當地國土綠化行動,注重數量與質量雙管齊下,大規模應用混交林模式和膜下滴灌造林,造林成活率達到了85%以上,草原綜合覆蓋度由不足30%提高到65%以上。
吉林堅持系統集成高效治理,著力培育健康穩定、功能完備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投資52億元,建設江河水源涵養連通帶、黑土地保護連通帶、科爾沁防風固沙連通帶、公路鐵路綠化廊道連通帶,一條條連通帶初步形成了東部長白山森林、中部防護林、西部草原濕地3大生態連通區,在產糧大縣梨樹縣,7119.8公頃農防林護衛著全縣26.4萬公頃耕地。
在吉林,“綠滿山川”森林植被恢復工程、“水草相依”草原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等七大工程,實現高顏值生態連通格局。長白山下撫松縣,跡地更新、灌下造林、退化林修復面積接近1000公頃,為長白山主脈生態修復打下堅實基礎。
5年來,吉林建成農田防護林12.21萬公頃,造林綠化54.49萬公頃,防沙治沙5.25萬公頃,修復草原10.86萬公頃,保護恢復重要濕地2萬公頃。